最新模具钢材热处理的方法(模具热处理工艺流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最新模具钢材热处理的方法,以及模具热处理工艺流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改进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Cr12MoV的热处理工艺

Cr12MoV属于冷作模具钢。它的常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淬火+低温回火。经过最终热处理工艺加工过的材料的组织状态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粒状的合金碳化物和2%左右的残余奥氏体相组成物。

Cr12MoV热处理规范热处理规范:淬火,950~1000℃油冷;淬火1020℃,200℃回火2h。普通淬火、回火规范:淬火温度1000~1050℃,淬油或淬气,硬度≥ 60HRC;回火温度160~180℃,回火时间2h,或回火温度325~375℃,回火次数2~3次。

Cr12MoV热处理规范:淬火,950~1000℃油冷;淬火1020℃,200℃回火2h。

℃油淬,二次回火550℃,Cr12高温淬火1100-1150℃,低温淬火960-1050℃,回火550-650℃,前者有二次硬化现象,回火不少于2次,每次2h,回火后可空冷或油冷,高温淬火前最好进行2次预热,在高温加热时,需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氧化。

模具热处理要点有哪些

模具热处理包括预备热处理;主要目的是为模具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热处理关键是加热温度的选择(保证碳化物充分浴解或合金元素充分固溶),冷即速度或等温温度的选择(保证所析出的碳化物均匀分布,能获得合适的切削硬度)如正火、高温回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等。

预先处理:锻压后的压铸模模坯,必须采用球化退火或调质热处理,一方面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同时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稳定化处理:压铸模一般来说型腔比较复杂,在粗加工时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在淬火时会产生变形。为了消除应力,一般在粗加工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即稳定化处理。

避免氧化脱碳,氧化脱碳会使模具硬度达不到要求,并且会增加开裂的趋势,所以模具热处理最好在盐浴炉、真空炉、可控气氛炉等具有保护气氛的炉子里面加热,除非你留的加工余量足够大。

退火:常见的是球化退火,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成型。淬火+回火:为了获得最后的力学性能,一般情况下,冷作模具通常采用淬火+低温回火,热作模具通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化学热处理:通常是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面,现在还有渗金属的,比如PQP处理。

冷作模具通常采用淬火+低温回火,热作模具通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化学热处理:通常是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面,现在还有渗金属的,比如PQP处理。表面涂覆:有PVD处理、CVD处理,即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也是为了获得表面性能。属于现代表面处理技术方面了。

用什么方法热处理能提高钢材最高的硬度

淬火。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工艺过程:加热、保温、冷却。

淬火。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淬火的目的:1)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

淬火,获得的是马氏体类型组织,硬度最高。如果是表面淬火热处理,外层为马氏体类,心部珠光体类,有外表耐磨,心部韧性又较高的特点。正火正火,珠光体类组织。一般用于材料出厂终处理或,加工前预处理。根据钢种不同也可用退火替代,硬度相较退火稍高。如合金钢一般用退火而不同正火,以利于继续加工。

下列热处理工艺中,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的是()。

【答案】:C 这道题的考点是焊后热处理。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作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范围内发生马氏体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多用于各种工模具、轴承、零件等。

关于最新模具钢材热处理的方法和模具热处理工艺流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shwfg001.com/post/12573.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